高温粘度测试仪(旋转法)
高温粘度测试仪(旋转法)
该高温粘度测试仪(旋转法)是采用旋转柱体法的测试原理,并运用了先进传感技术,智能数据采集单元 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测试全过程自动化处理。试验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和处理,而且在线显示温度-粘度动态曲线。
高温粘度测试仪(旋转法)主要测试项目,熔融物质的粘度
主要技术指标、
1、高温度:1000℃,1400℃,1600℃ (三种规格供用户选择)
2、控温(恒温):测温精度:±0.5℃ ;
3、大加热功率:小于12kw, (对1600℃)其他在8KW以下
4、粘度测试范围:0 ~12Pa·S ;
5、粘度头转速:12转/分
6、 探头位置控制精度:小于±0.5mm
7、粘度测试精度:满足YB/T 185—2001 标准及相关国标和国际标准ASTMD 4683-1991等。标准液体(标定用)满足 GBW13605---13608
仪器主要结构组成
1、旋转粘度计,
2、熔样样品,
3、钼杆测试头,
4、墨坩埚(或烧结刚玉坩埚),
5、吊丝(T8MNA、0.1-0.2MM),
6、测温热电偶(铂铑材料),
7、加热电炉,智能控温装置,
8、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
该仪器具有高温、常温测定功能,恒温测试定点粘度,降温测定粘度曲线,可测定熔(溶)体粘度、粘度测试符合国标(吊丝法)YB/T 185—2001 标准等相关国标和国际标准。
高温旋转粘度仪是专门用于测量 500 ℃–1600 ℃ 熔体(玻璃、炉渣、金属、熔盐等) 动力粘度的实验室/在线设备。与振动、毛细管等方法相比,旋转法 可在 程序控温 条件下连续改变剪切速率,获得 粘度-温度曲线 并评价流变性,已成为玻璃、煤化工、核能与新能源材料研发的 标准配置。
测量原理(旋转柱体法)
将 耐高温转子(铂-铑、钼或氧化锆陶瓷)浸入样品熔体;
电机以设定转速 ω 驱动转子,熔体对转子施加 粘性力矩 M;
高精度扭矩传感器测得 M,按牛顿粘性定律换算为动力粘度:
η = k·M/ω
其中 k 为仪器常数,由转子几何尺寸决定;
温控炉按 1–10 ℃/min 速率升温或恒温,计算机同步记录 η-T 曲线。
扭矩分辨率达 0.1 μN·m,可测 1 mPa·s–4×10? mPa·s。
遵循标准
| 标准号 | 名称 | 适用范围 |
|---|---|---|
| ASTM C 965 | 测定熔融玻璃粘度-温度曲线(旋转法) | 玻璃 |
| ASTM C 1276 | 熔渣/煤灰高温粘度旋转法 | 炉渣、煤灰 |
| YB/T 185-2001(中国) | 玻璃及炉渣高温粘度试验方法(吊丝/旋转) | 冶金、玻璃 |
| ASTM D 4683-1991 | 高温高剪粘度测定(旋转) | 石化、润滑油 |
典型技术指标(STR NDJ-14高温粘度测试仪(旋转法) )
温度范围:RT、1000 ℃、1400 ℃、1600 ℃ 三档可选
控温精度:±0.5 ℃
粘度范围:0–12 Pa·s(可扩展)
转速:12 rpm(可变频)
转子/坩埚:钼杆+石墨/烧结刚玉
数据输出:η-T 曲线、拐点温度、报表打印
主要应用领域
玻璃工业
获取 成型操作窗口(吹制、拉管、浮法)
优化 澄清、均化温度制度
煤化工/气化
测定煤灰 临界粘度温度 (Tcv),指导 液态排渣炉 运行温度与 助熔剂配比
核能 & 太阳能储热
评价 熔盐传热/蓄热介质 在 550–1000 ℃ 的泵送粘度
冶金 & 熔渣
连铸保护渣、电渣重熔渣的 粘度-碱度-温度 关系研究
科研与质检
新材料(微晶玻璃、非晶合金)熔体结构-流变 基础研究
操作要点
样品需 预熔、均化 并研磨至 ≤200 目,避免气泡夹杂;
升温速率 ≤5 ℃/min,防止热冲击损坏转子;
每次试验后使用 标准硅油(GBW13605-13608) 校准,确保误差 ≤±1 %;
高温下保持 惰性气氛(Ar/N?),防止钼/铂件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