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度玻璃软化点测试仪(膨胀法)
1200度玻璃软化点测试仪(膨胀法)
1200℃玻璃软化点测试仪(膨胀法)基于热膨胀曲线峰值法,通过TMA系统实现高精度、非接触式软化点测试,适用于高温玻璃材料的研发与质量控制。
玻璃软化点测试仪用于精确测定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膨胀或收缩情况,适合陶瓷、建材、玻璃、耐火材料、金属或合金等材料的测试。
应用领域
玻璃研发:快速筛选配方,优化玻璃成分;
质量控制:监测批次间软化点波动,确保成型工艺稳定;
高温玻璃:适用于硼硅、铝硅、微晶等高温玻璃体系;
替代方法:无法拉丝的玻璃(如微晶玻璃)软化点测试首选;
科研教学:用于玻璃转变行为、热历史研究等。
主要技术参数:
1、设备名称:1200度玻璃软化点测试仪(膨胀法)
2、 温度范围: 室温—1200℃,精度<0.1%
3、 加热速率:0.1~20K/min可任意设定
4、加热功率:3 kw
5、加热方式:硅碳棒/电阻炉
6、位移变形灵敏度: 1μ/digit高精度电感位移
7、样品大小:长50mm(max),直径: 8mm(max)
8、样品状态:固体
9. 样品支架:氧化铝
10、测试气氛:真空(10-1mbar),静态,动态;惰性或反应气体
11、操作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
12、试验全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全自动分析软件,图表显示直观
13、显示方式:数字显示并通过专用接口送到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
14、仪器的系统精度:0.25%,重复性误差 ≤ ±(0.1-0.2 )×10-6/°C
15、 电脑:用户在选定仪器时按自己的需要功能定配置。
玻璃软化点是玻璃在生产、加工和应用中的关键温度参数之一,标志着玻璃从硬脆态过渡到粘流态的起始温度。传统软化点测试多采用纤维伸长法(ASTM C338),但该方法仅适用于可拉丝玻璃,且样品制备复杂。相比之下,膨胀法(热膨胀仪法)具有样品制备简单、非接触、可连续记录膨胀-温度曲线等优势,已成为科研与工业检测的重要手段。
1200℃玻璃软化点测试仪(膨胀法)基于热机械分析(TMA)技术,通过测量玻璃在高温下的线膨胀行为来确定软化点,适用于硼硅玻璃、铝硅玻璃、微晶玻璃等多种玻璃体系,尤其适合高温(>1000℃)软化点测试需求。
二、原理(膨胀法)
玻璃在升温过程中经历以下阶段:
玻璃态膨胀:温度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玻璃表现为线性热膨胀;
玻璃化转变区:温度接近Tg,膨胀速率加快;
软化区:温度继续升高,玻璃开始发生粘性流动,膨胀曲线出现峰值;
软化点判定:膨胀曲线达到最大膨胀值后下降的转折点,即为软化点(Ts)。
软化点对应的粘度约为 10?.?–10? Pa·s,具体值取决于玻璃密度。
该方法通过热膨胀仪记录样品长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利用软件自动识别软化点,精度可达±1℃。
三、遵循标准
膨胀法测试玻璃软化点目前尚无独立国际标准,但通常参考以下标准进行: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适用范围 |
|---|---|---|
| ASTM E831 | 热机械法测定线性热膨胀 | 提供TMA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规范 |
| ASTM C338 | 玻璃纤维法测定软化点 | 提供软化点定义与粘度对应关系,膨胀法可参照其粘度范围 |
| ISO 7884-2 | 玻璃粘度-温度曲线测定 | 提供粘度与温度关系参考,辅助判定软化点粘度范围 |
实际测试中,膨胀法通常结合**ASTM E831(TMA)+ C338(粘度定义)**进行软化点判定。
技术参数
| 项目 | 参数 |
|---|---|
| 最高温度 | 1200℃(可扩展至1600℃) |
| 升温速率 | 1–10℃/min(可调) |
| 样品尺寸 | 直径4–6 mm,长度20–25 mm |
| 膨胀分辨率 | 0.1 μm |
| 软化点精度 | ±1–2℃ |
| 气氛控制 | 空气、惰性气体(可选) |
| 数据输出 | 膨胀-温度曲线、软化点自动识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