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分炉中不同测试方法(慢灰、快灰1、快灰2、挥发分)对应的烧结温度设置
灰分炉中不同测试方法(慢灰、快灰1、快灰2、挥发分)对应的烧结温度设置如下:
慢灰(缓慢灰化法)
升温程序:
室温 → 500℃(≥30min缓慢升温)
500℃恒温30min
500℃ → 815±10℃(继续升温)
815±10℃恒温1h至质量恒定
关键温度:最终灼烧温度为 815±10℃ 。
快灰1(经典快灰法)
升温程序:
炉温预升至 850℃
放入样品后关闭炉门,恒温 815±10℃ 灼烧40min
关键温度:灼烧阶段为 815±10℃ 。
快灰2
快灰2的升温程序未在搜索结果中明确区分,但通常与快灰1类似,可能为仪器厂商自定义程序(如分段升温或更短时间)。
推测温度:最终灼烧温度仍为 815±10℃,但升温速率或恒温时间可能缩短(需参考具体仪器说明书)。
挥发分
升温程序:
炉温预升至 920℃
放入坩埚后需在3min内恢复至 900±10℃,恒温7min
关键温度: 900±10℃(需严格控温,回温速度要求高)。
总结表:
总结表:
测试方法 | 初始温度/升温要求 | 恒温温度 | 恒温时间 | 备注 |
---|---|---|---|---|
慢灰 | 室温→500℃(≥30min) | 815±10℃ | 1h | 需分段升温,避免硫化物固定 |
快灰1 | 预升850℃→放样 | 815±10℃ | 40min | 直接高温灼烧 |
快灰2 | (推测同快灰1) | 815±10℃ | (较短) | 可能为仪器自定义程序 |
挥发分 | 预升920℃→3min内回温 | 900±10℃ | 7min | 需严格回温控制 |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慢灰需严格遵循分段升温,防止硫氧化物与碳酸盐反应导致结果偏高。
快灰需确保样品不爆燃,否则需重新测试。
挥发分测试需使用带盖坩埚,且炉温回温速度是关键(3min内恢复至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