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雾化热解制粉装置:立式高温雾化热解炉
立式高温雾化热解炉为高温雾化热解制粉装置
-
前驱体配制
按产物化学计量把金属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醇盐溶于水/乙醇/乙二醇,必要时加螯合剂(柠檬酸、EDTA)或表面活性剂,控制浓度 0.2–2 mol L⁻¹。 -
雾化方式
-
超声雾化:20–120 kHz 压电换能器,液滴 D₃₂≈10–30 µm,适合实验室/小试。
-
二流体式气动雾化:0.2–0.6 MPa 压缩空气或 N₂,液滴 20–60 µm,易放大。
-
高速旋转盘/离心雾化:盘速 15 000–30 000 rpm,连续处理量大。
-
-
高温热解区
-
电阻管式炉:700–1000 °C,停留时间 1–3 s,适合氧化物体系。
-
射频/直流等离子炬:3000–8000 °C,可处理高熔点 W、Mo、Re 及其合金,冷却速率 10⁵ K s⁻¹,粉末实心、球化率 > 95%。
-
火焰喷雾热解(FSP):甲烷-氧或氢-氧焰 1500–2000 °C,一步获得 5–50 nm 高比表面积纳米粉。
-
-
收集与后处理
采用耐高温玻璃纤维+PTFE 膜袋式收尘,或静电纳米颗粒收集器(>99 % 捕集 20 nm 以上);必要时经 400–600 °C 退火消除晶格缺陷或调控晶型。
-
单液滴模型:一个液滴生成一个颗粒(One-droplet-one-particle)。液滴进入高温区后表面溶剂先蒸发形成“壳”,若壳透气,内部蒸汽缓慢释放→实心球;若壳致密且内部蒸汽压骤升,则“吹壳”→空心球或破碎片状。
-
等离子体条件下,壳层可能重新熔化甚至气化,随后骤冷形成 30–100 nm 实心球或带卫星颗粒的“覆盆子”形貌。
-
提高载气流量、降低前驱体浓度、减小液滴直径,均可使最终粉体变细;延长炉高温区或提高温度,则致密度与结晶度增加。
-
液滴直径:决定一次颗粒大小;Sauter 平均直径 D₃₂∝(σ/ρ)^0.5 · We^-0.3(We 为韦伯数)。
-
炉温/停留时间:温度 ↑、时间 ↑ → 晶粒长大、比表面积 ↓;但过高易空心或相变。
-
载气种类:N₂/Ar 用于氧化物;Ar-H₂、Ar-CH₄ 可引入还原或渗碳气氛,制备金属或碳包覆粉。
-
溶液性质:粘度 ↑ → 液滴 ↑ → 粉体 ↑;添加 5–15 wt % 乙二醇可提高固形物收率并抑制空心。
-
实验级:超声雾化器 + 内径 50 mm、长 1.2 m 的 1200 °C 管式炉 + 静电收集,产能 20 g h⁻¹。
-
中试级:二流体喷嘴 + 三层套管 1600 °C 电阻炉 + 旋风+袋滤两级收尘,产能 2–5 kg h⁻¹。
-
工业级:射频 100 kW 等离子炬 + 离心雾化盘,粉体出率 30 kg h⁻¹,已用于 CoCrFeMnNi 高熵合金粉末批量生产。
优势:
-
成分分子级均匀,多组元一次成相,适合高熵氧化物、掺杂荧光粉、复合固体电解质等。
-
球形、流动性好,可直接用于 MIM、3D 打印、热喷涂。
-
工序短(溶液→粉末一步完成),能耗比“共沉淀-过滤-干燥-煅烧”路线降低 25–40 %。
-
对高蒸汽压或易还原元素(Zn、Pb、碱金属)挥发损失大,需气氛补偿或后掺混。
-
空心球/破碎片比例控制难,影响粉末松装密度。
-
设备热效率及收尘系统复杂,放大后单位成本仍高于水/气雾化制粉。
-
电池材料:LiNi₀.₈Co₀.₁Mn₀.₁O₂、LLZO 固态电解质,粒径 200–500 nm,烧结温度比固相法降 150 °C。
-
高熵氧化物: (Co₀.₂Cu₀.₂Mg₀.₂Ni₀.₂Zn₀.₂)O 纳米晶 65 nm,1150 °C 喷雾热解一步成相。
-
超导/介电陶瓷:YBCO、BaTiO₃ 球形粉,成型密度 > 65 % TD。
-
高温合金:等离子雾化 GH4169、CoCrMo 粉末,卫星球 < 3 %,霍尔流速 12 s (50 g)。
-
若目标为“亚微米-纳米、实心、高比表面积”,优先选“超声/火焰喷雾热解”+“溶液稀释+高温度梯度”。
-
若要“微米级、实心、高振实”,可选“二流体雾化+1200 °C 管式炉”并适当提高溶液浓度、延长恒温带。
-
对 W、Mo、Re 等难熔金属,直接采用“射频等离子+离心雾化”一步球化,避免陶瓷坩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