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热解法制备电池材料生产线
喷雾热解法制备电池材料生产线
喷雾热解法是一种将溶液喷雾成微小颗粒并在高温下热解的方法。喷雾热解法可以通过控制喷雾粒子的大小和组成来实现对三元材料的制备,该雾热解法在制备三元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也可采用喷雾热解法用于制备SEI保护的复合锂金属负极、喷雾热解沉积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
电池材料喷雾热解制备设备主要组成:
进料系统、进气系统、加热系统(雾化气体进料加热炉+气化反应热解炉)、气化反应分离系统、冷却洗涤系统、引风系统控制系统:(PLC集成控制、触摸屏、精密温控仪表及数据管理软件)
喷雾热解法制备电池材料工艺应用详细介绍
-
三阶段模型(单液滴视角)
(1) 溶剂蒸发:液滴表面形成饱和壳层 → (2) 壳内压升高/破裂或保持球形 → (3) 盐分解-成核-晶粒生长,最终得到空心、多孔或实心微球。 -
控制目标
① 粒径 0.2–5 µm(D50)且分布窄;② 化学计量偏差 <±1 %;③ 晶型纯相、无杂峰;④ 振实密度 ≥1.4 g cm⁻³(正极)或 ≥0.8 g cm⁻³(硅碳负极)。
-
前驱体配制单元
– 金属盐:硝酸盐、醋酸盐、柠檬酸盐(分解温度依次升高);
– 溶剂:去离子水为主,高镍三元用乙醇/水=1:1 降低表面张力;
– 添加剂:尿素(产气造孔)、PVP(防团聚)、蔗糖(原位碳包覆)。 -
雾化器(决定液滴 SMD,Sauter 平均直径)
– 二流体喷嘴:气压 0.15–0.35 MPa,液滴 15–40 µm,产能 50–200 mL h⁻¹;
– 超声雾化:1.3–2.5 MHz,液滴 3–10 µm,适合纳米级材料;
– 离心雾化:8000–15000 rpm,工业级 10–100 L h⁻¹。 -
反应器
– 管式炉(电加热):700–900 °C,停留 3–12 s,实验室主流;
– 火焰喷雾热解(FSP):火焰温度 1500–2000 °C,停留 <0.1 s,可一步得到高比表面积或亚稳相;
– 回转窑/喷雾焙烧塔:连续化 5–50 kg h⁻¹,已用于高镍 NCM 量产 -
收集与尾气
– 旋风+布袋两级收集,收率 ≥98 %;
– 尾气含 NOx、CO₂,需 SCR 脱硝+碱洗,满足 GB 31573-2015。
-
温度
– 高镍 NCM:850 °C 时容量 205 mAh g⁻¹,900 °C 晶粒长大至 180 nm,容量降至 195 mAh g⁻¹。 -
停留时间
– LiFePO₄:60 s→非晶,需 700 °C 后续焙烧;延长至 120 s 可直接得橄榄石相。 -
溶液浓度
– 0.3–0.5 mol L⁻¹ 时振实密度最高;>0.8 mol L⁻¹ 出现“苹果状”凹陷颗粒。 -
载气氧分压
– 高镍材料需 8–10 % O₂(N₂平衡),抑制 Ni²⁺→Ni³⁺过度氧化,降低阳离子混排。
-
高镍 NCM811 正极(量产级)
– 前驱体:Ni:Co:Mn=8:1:1 硝酸盐+0.3 mol L⁻¹ LiNO₃,pH=2.5;
– 雾化:二流体喷嘴,气压 0.25 MPa,液滴 25 µm;
– 热解:回转窑 860 °C,停留 6 s,O₂ 10 %;
– 后处理:600 °C 二次锂化 2 h,碳包覆 1 wt %;
– 指标:D50=3.2 µm,首次放电 196 mAh g⁻¹(0.1 C),1 C 循环 500 圈保持 88 %。 -
LiFePO₄/C 复合正极
– 前驱体:LiNO₃+Fe(NO₃)₃·9H₂O+NH₄H₂PO₄+蔗糖(碳源 5 wt %);
– 超声雾化 2.1 MHz,管式炉 700 °C,N₂ 保护;
– 一步得到碳包覆橄榄石,碳层 2–3 nm,0.1 C 容量 162 mAh g⁻¹,10 C 容量保持率 92 %。 -
硅碳负极(纳米 Si@C)
– 前驱体:硅纳米颗粒(50 nm)+葡萄糖+PVP,乙醇/水=1:1;
– 火焰喷雾热解 1600 °C,<0.1 s,得到 Si 镶嵌多孔碳微球;
– 指标:Si 含量 35 wt %,首效 84 %,500 圈后容量保持 80 %
-
一步完成干燥-分解-结晶,流程最短;
-
球形颗粒流动性好,可直接干法电极;
-
无过滤-洗涤,零废水,适合高镍、富锂锰等水系敏感体系;
-
易实现梯度、核壳、多孔等高级结构(多喷嘴层流叠加)。
-
设备耐高温腐蚀要求高,喷嘴/管壁易结垢,需定期酸洗;
-
细粉(<100 nm)比例高,需二次造粒或喷雾干燥团聚;
-
对前驱体盐分解温度窗口要求窄,低温盐(如醋酸盐)易未完全分解;
-
产能放大后温度场均匀性下降,需 CFD+在线红外闭环控制。
工艺开发路线图(建议) 实验室阶段(g 级)
→ 确定盐体系+溶剂+添加剂,DOE 优化温度-浓度-停留三因子;中试阶段(kg 级)
→ 选用二流体/超声雾化+管式炉,考察连续运行 72 h 结垢速率;
量产阶段(t 级)
→ 回转窑或火焰喷雾热解,建立在线激光粒径+氧分压闭环,尾气 SCR 脱硝;
下一代方向
– 多场耦合(微波+喷雾热解)降低温度 100 °C;
– AI 视觉识别颗粒形貌,实时调节雾化气压;
– 与干法电极辊压线对接,实现“粉体-极片”一体化。
喷雾热解法制备电池材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