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荷重软化测定仪: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炉
高温荷重软化测定仪: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炉
一、简介
赛特瑞高温荷重软化测定仪用于测定耐火材料在 0.2 MPa 恒定荷重下,随温度升高而产生 0.6 %~4 % 压缩变形所对应的“荷重软化温度”(RUL)。该指标直接反映材料在高温服役时的“结构坍塌”临界点,是耐火材料研发、质控、工艺优化及窑炉选型的核心数据。
二、遵循标准
GB/T 5988-2021《耐火材料 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示差-升温法)》
YB/T 370-2016《耐火制品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
ISO 1893:2019《Refractory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oriness-under-load》
ASTM C16-21《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Load Testing Refractory Brick at High Temperatures》
DIN EN 993-8:2019
三、用途
定型制品:高铝砖、镁碳砖、刚玉砖、硅砖、锆刚玉、轻质隔热砖等
不定形材料:低水泥、超低水泥、自流、喷涂料、预制件
新材质开发:纳米结合、非氧化物、多孔陶瓷、纤维复合
工艺/原料比对:结合剂、粒度级配、烧成制度优化
窑炉设计:为关键部位(热点区、拱顶、风口)提供安全温度上限
四、原理
将 直径50 mm×50 mm(或 36 mm×50 mm)圆柱试样置于竖式钼丝炉均温带,施加 0.2 MPa 压缩应力并以 5 ℃/min 匀速升温;激光/光栅位移传感器实时采集试样高度变化,计算机绘制“温度-变形”曲线。当变形量达到 0.6 % 时对应的温度为“开始软化温度”(T0.6),4 % 时为“4 % 变形温度”(T4),试验结束。氩气保护防止钼丝氧化,循环水冷保证传感器≤45 ℃。
项目 | STR HRS-02A(经济型) | STR HRS-02B(科研型) | STR HRS-02C(质检型) |
---|---|---|---|
最高温度 | 1700 ℃ | 1800 ℃ | 1800 ℃ |
长期工作温度 | 1650 ℃ | 1750 ℃ | 1750 ℃ |
均温带长度 | ≥60 mm(±3 ℃) | ≥80 mm(±2 ℃) | ≥100 mm(±1.5 ℃) |
升温速率 | 0.1~10 ℃/min 程序可调 | 同上 | 同上 |
荷重范围 | 0.05~0.5 MPa 数字设定 | 0.05~1.0 MPa | 0.05~1.0 MPa |
力值精度 | ±0.5 % FS | ±0.3 % FS | ±0.2 % FS |
变形分辨率 | 0.001 mm | 0.0005 mm | 0.0002 mm |
位移传感器 | 百分表(磁吸) | 光栅尺(非接触) | 激光干涉仪 |
热电偶 | 双铂铑 B 型 | 双铂铑 B+S 备份 | 双铂铑 B+S+红外比对 |
发热体 | 钼丝 Φ2.0 mm | 钼丝 Φ2.5 mm | 钼丝 Φ3.0 mm+La2O3 掺杂 |
炉膛气氛 | 氩气 99.99 %,0.1 MPa 微正压 | 同上 | 同上,可选混合还原气 |
冷却水 | 自来水 10-30 ℃,0.2-0.4 MPa,2 m³/h | 同上 | 内置闭环制冷机(选配) |
电源 | 380 V 50 Hz 6 kVA | 380 V 50 Hz 8 kVA | 380 V 50 Hz 10 kVA |
外形/重量 | 950×750×1800 mm / 260 kg | 1100×800×1900 mm / 320 kg | 1200×900×2000 mm / 380 kg |
六、可增选配置
高温显微镜(1450 ℃)同步观察试样表面裂纹扩展
声发射(AE)模块,捕捉微开裂信号
质谱接口(RGA),实时分析逸出气体
闭环制冷机(风冷,无需外接自来水)
自动送样/取样机器人(双样品,无人值守)
LIMS 数据对接,支持 ASTM E2070 协议
钼丝表面镀 La2O3-Y2O3 复合涂层,寿命提升 30 %
第二测温通道(红外比色 1000-2000 ℃)
0.1 MPa-0.5 MPa 阶梯加载模块(研究用)
手机 APP 远程监控(4G/以太网)
七、结构特点(详细)
主机框架
上横梁、大箱体、两根 ?60 mm 空心 45# 钢立柱组成“封闭式框形结构”,经有限元优化,满载变形<0.02 mm;表面镀镍防锈。
加荷系统
加荷杆:99 刚玉管 ?12 mm,热膨胀系数 8×10-7/℃,高温挠度<0.01 mm;上端为 ?50 mm 刚玉压头。
砝码托盘:304L 不锈钢,砝码为镀镍铸铁(每块 1.96 kg,对应 0.05 MPa),可组合至 1.0 MPa。
滑轮组:铝合金镀陶瓷轴承,摩擦系数<0.005,保证恒载波动<±0.3 %。
加热炉
炉壳:双层 1Cr18Ni9Ti,中间通水冷却,外壁温升≤35 ℃。
发热体:竖式 6 段钼丝绕制,等螺距,热端均匀;炉衬采用 1800 型多晶纤维模块,热容小,升温速率 5 ℃/min 过冲<1 ℃。
升降机构:平衡砣重量=炉体+炉衬+附件,单手 5 N 力即可升降;上下极限光电+机械双限位。
冷却系统
炉两端设置铜质冷却套,串联后接入外循环;进出水反方向设计,确保温差<3 ℃;配置 0.2 MPa 水压开关,断水报警并切断加热。
温控系统
欧陆 3204 程序表 64 段 PID,RS485 通讯;PID 自整定,过冲≤0.5 ℃;控温与记录双通道独立,防止共因失效。
变形测量
标准型:防震百分表 0-10 mm,0.01 mm 分辨率,磁力表座可 360° 旋转。
科研型:德国 HEIDENHAIN 光栅尺,非接触,0.1 μm 分辨率,自带温度补偿。
激光型:Keysight 激光干涉仪,0.05 μm 分辨率,可测蠕变速率 10-7 s-1。
气氛系统
氩气入口配置浮子流量计+电磁阀,炉内压力 0.005-0.02 MPa;出口设置防回火水封。
预留 1/4'' VCR 接口,可切换 N2/Ar/H2 混合气。
安全系统
超温保护:独立温控开关 1850 ℃ 切断主回路。
过流、短路、缺相、可控硅击穿检测。
炉门开启断电、炉体未到位禁止加热、急停按钮。
软件互锁:变形量>5 % 或加载异常自动停温并记录日志。
八、标准配置(单台)
主机(含框架、加荷、升降、水冷炉壳) 1 套
钼丝发热体(已预装) 1 套
刚玉上压头、下垫片、中心定位环 ?50 mm 各 1
双铂铑热电偶 B 型(已校准) 2 支
欧陆 3204 温控表(含通讯线) 1 套
百分表 0-10 mm/0.01 mm + 磁力表座 1 套
镀镍铸铁砝码 0.05-0.2 MPa 1 套
氩气浮子流量计+电磁阀 1 套
冷却水软管 5 m + 快速接头 1 套
中文/英文操作软件 U 盘 1 份
第三方计量证书 1 份
工具包(内六角、刚玉砂纸、钼丝接头扳手) 1 套
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 各 1 份
九、易损件与寿命
钼丝发热体:1700 ℃ 连续使用 120-150 炉次;1800 ℃ 80-100 炉次(氩气纯度≥99.99 %,露点≤-60 ℃)。
刚玉压头/垫片:平均 60-80 次,出现裂纹或剥落即更换。
双铂铑热电偶:≥6 个月或 200 炉次,超差±5 ℃ 更换。
多晶纤维炉衬:3 年或 500 炉次,出现收缩裂缝>2 mm 修补。
百分表测量头:1 年,磨损造成回零误差>0.02 mm 更换。
(以上寿命基于每天 2 炉、5 ℃/min 升温、正确冷却的前提)
十、售后质保
整机 1 年免费保修(钼丝、刚玉、热电偶等消耗品除外);
钼丝首次断裂 15 天内免费更换;
终身提供技术支持,软件免费升级;
接到报修 2 h 响应,视频/远程 24 h 解决,需现场 72 h 到达(国内);
第二年起可选“年度维保包”含 2 次上门巡检、1 次钼丝更换、1 次计量复检。
十一、包装运输
小件(<30 kg):双层真空铝箔袋+防震泡沫+免熏蒸胶合板箱,符合 ISPM15。
大件:拉伸膜+珍珠棉+5 层瓦楞纸板+角铁护棱,顶部防雨篷布,外侧贴“易碎”、“向上”、“防潮”标识。
运输标识:重心线、起吊点、叉车位;随箱放装箱单、验收清单、倾斜指示器(>60° 变色)。
国内默认德邦/顺丰大件,保价 100 %;出口默认 CIF,木箱熏蒸并提供熏蒸证明。
十二、使用注意事项(含加热元件)
钼丝必须在氩气保护下使用,升温前通气≥10 min,流量 1-2 L/min;降温至 300 ℃ 后方可停气。
严禁在 400 ℃ 以上打开炉体,否则钼丝瞬间氧化报废。
冷却水必须先行开启并确认 0.2 MPa 以上,水压开关绿灯亮方可送电。
刚玉件需轻拿轻放,安装前用 800# 砂纸打磨毛刺,防止点应力。
百分表测量头须与加荷杆端面垂直,预压 0.2 mm 左右,避免高温滑动擦伤。
炉体升降时两侧同步,禁止单侧受力,防止钼丝匝间短路。
试验结束自然冷却至 800 ℃ 以下再提升炉体,避免热震碎裂。
每 10 炉次检查钼丝张力,发现下垂>5 mm 需重新拉紧。
热电偶必须插入炉膛几何中心,每次试验前比对标准偶,偏差>±3 ℃ 须更换。
长期不用时,炉内保持微正压氩气,防止钼丝吸潮氧化。
十三、操作方法(快速流程)
开机前检查
a) 冷却水、氩气、电源、接地。
b) 钼丝无断裂、炉膛清洁、刚玉件无裂纹。
装样
a) 将 ?50×50 mm 试样置于下垫片中心,上压头轻放。
b) 加荷杆下降,使压头与试样接触,百分表预压 0.2 mm,清零。
加载
a) 按面积计算砝码:0.2 MPa×π×(25 mm)2=392 N → 挂 20 kg 砝码盘。
气氛
a) 通氩气 1.5 L/min,炉内出口气泡 1-2 个/秒。
编程
a) 温控表设定:室温→1000 ℃ @10 ℃/min,1000→1700 ℃ @5 ℃/min,结束 1700 ℃ 保温 0 min。
启动
a) 依次开启“冷却水→氩气→温控→记录软件”,确认绿灯。
试验
a) 软件实时绘制 T-ΔL 曲线,自动标注 T0.6、T4;变形>4 % 或温度达 1700 ℃ 自动停炉。
结束
a) 程序结束→切断加热→维持氩气→炉温<300 ℃ 停气→提升炉体→取出试样→关闭冷却水。
数据处理
a) 软件自动生成 PDF 报告(含 T0.6、T4、升温曲线、设备编号、操作员签名)。
维护
a) 清理炉膛脱落颗粒,检查钼丝,填写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