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砂轮结合剂熔块炉带搅拌
陶瓷砂轮结合剂熔块炉带搅拌
陶瓷砂轮结合剂熔块炉是为制备陶瓷结合剂熔块而开发的专用高温电炉,集成“升降式炉体 + 顶部机械搅拌 + 多段程序控温”三大功能,可满足刚玉、碳化硅、SG、CBN 等磨料用硼硅酸盐、微晶或高锂熔块的实验室/中试生产需求。加热温度可达 1700 ℃,长期工作温度 1680 ℃,单炉产量 1.5–18 L。
用途
陶瓷砂轮结合剂熔块制备(硼硅、高锂、微晶体系)
超硬砂轮陶瓷结合剂玻璃相配料熔化
陶瓷磨具用低温快烧熔块开发
高校、科研院所磨削材料实验室配方验证
三、工作原理
电阻发热:坩埚四周(或四周+底部)1800型硅钼棒辐射加热,PID-SCR 闭环控温,恒温区温差 ≤ ±2 ℃。
机械搅拌:炉盖中央设变频调速搅拌器(0–60 rpm),氧化铝或铂金搅拌桨可升降 0–300 mm,熔融阶段持续剪切,均化成分、降低气泡。
升降炉体(或炉盖):电动丝杠+直线导轨,坩埚整体下降出炉,便于水淬、倾倒或更换,减少热暴露。
急冷成玻:熔体倒入去离子水或双辊轧片机,形成无定形熔块,再经破碎、球磨、过筛备用。
四、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指标
最高温度 1700 ℃(可定制 1800 ℃)
长期温度 1680 ℃
控温精度 ±1 ℃
测温元件 B 型双铂铑热电偶
发热元件 1800 型硅钼棒(U 形,四周+底部两套)
坩埚容积 5 L / 10 L / 17 L(99 氧化铝、莫来石、锆石英可选)
升温速率 0–40 ℃/min(建议 ≤15 ℃/min)
搅拌系统 0.75 kW 变频减速电机,0–60 rpm,桨叶可升降
炉壳表面 ≤45 ℃(双层风冷+导流板)
电源 380 V/50 Hz,功率 15–30 kW(视规格)
控制方式 50 段可编程曲线,支持 USB/RS485 导出
真空/气氛 常压熔块(可预留惰性气体接口)
陶瓷砂轮结合剂熔块技术方案总结
1. 简介
陶瓷砂轮结合剂熔块是一种用于制造陶瓷结合剂砂轮的关键原料,通过高温熔融、冷却和粉碎工艺制备。该熔块在砂轮烧结过程中部分或全部玻璃化,形成低熔点玻璃相,有效包裹磨粒(如刚玉、碳化硅或金刚石),实现高强度结合。
2. 典型化学组成
成分 含量范围 (mol%) 作用
SiO? 40–50% 网络形成体,提高化学稳定性
Al?O? 10–15% 提高耐火性和机械强度
B?O? 10–18% 降低熔点,改善流动性
Na?O/K?O 6–10% 助熔剂,降低膨胀系数
Li?O 1.5–3% 强助熔剂,改善热稳定性
ZnO/CaO/MgO 1–5% 调整热膨胀系数与润湿性
3. 制备工艺流程
配料:按比例称取氧化物原料,混合均匀;
球磨:湿磨12小时,粒径控制在<0.15 mm;
熔融:升温至1450–1550℃,保温1–2小时;
水淬:熔体倒入去离子水中急冷,形成玻璃质熔块;
粉碎:破碎后球磨,过100目筛,密封保存。
4. 关键设备参数(推荐)
项目 参数
熔块炉型号 STR-GSF5-17陶瓷砂轮结合剂熔块炉带搅拌
最高温度 1700℃
长期使用温度 1550–1680℃
坩埚材质 99氧化铝或锆石英
坩埚容积 5–17 L(可选)
发热元件 1800型硅钼棒
控温精度 ±1℃
升温速率 1–40℃/min(建议≤15℃/min)
5. 结构特点
升降式炉体:便于投料、取料和清理;
顶部搅拌系统:熔融阶段自动升降旋转,确保成分均匀;
双层风冷结构:炉壳表面温度≤45℃,保障操作安全;
高纯氧化铝炉衬:耐玻璃液侵蚀,抗热震性好。
6. 易损件与质保
易损件 备注
陶瓷坩埚 高温侵蚀下易开裂,不属质保范围
硅钼棒 高温老化属正常,质保3个月
热电偶 需定期校准,精度下降后更换
7. 使用后注意事项
升降温速率:建议1–15℃/min,避免热冲击;
防漏液:熔融玻璃严禁泄漏至炉底,建议垫氧化铝板;
环境要求:干燥、无腐蚀性气体,避免Na、S等污染;
定期维护:检查电气连接、搅拌系统、升降机构;
坩埚更换:出现裂纹或侵蚀严重时应及时更换,防止穿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