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 KCO1-5抗一氧化碳实验炉:CO崩解的抵抗能力测试炉
CO崩解的抵抗能力测试炉(Carbon Monoxide Disintegration Furnace)
STR KCO1-5抗一氧化碳实验炉又称CO崩解的抵抗能力测试炉
STR KCO1-5抗一氧化碳实验炉用于测试耐火材料在特定的环境和温度下暴露于CO气氛中对CO崩解的抵抗能力。主要依据ASTM C288《测定一个大气压下一氧化碳中耐火材料解体的试验方法》标准研制而成,控制部分为一智能控制器,实现了升温、保温、试验数据采集、打印、停机、一氧化碳漏气报警以及事故报警等的全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安全设施齐全。
一、设备用途
测定耐火材料(砖、浇注料、陶瓷等)在 430–600 ℃ CO 气氛 中的抗崩解性能,用于高炉炉衬、煤气发生炉、焦化炉等场景选材与寿命评估。
二、依据标准
ASTM C288《1 atm CO 气氛下耐火材料崩解试验方法》
BS 1902-3.0《抗 CO 测定方法》
GB/T 17617(国内等效)
三、工作原理
在 500 ℃ 左右,CO 发生 2 CO → CO+ C 的布杜阿尔反应,析出的游离碳沉积于耐火材料中的 Fe 或 Fe?O颗粒周围,产生体积膨胀与应力,导致开裂、剥落甚至粉碎。
通过设定温度、CO 浓度、通气时间及检查周期,记录试样外观变化,评定抗 CO 崩解等级。
四、STR KCO1-5抗一氧化碳实验炉主要技术参数
电炉名称 Name furnace |
抗一氧化碳实验炉 |
电炉型号 Mode furnace |
STR KCO1-5 |
崩解炉使用温度 Working temperature of disintegration furnace |
500℃ |
崩解炉升温速率 Heating-up rate of disintegration furnace |
0~5℃/min |
崩解炉保温温度误差 Temperature accuracy in soaking of disintegration furnace |
±10℃ |
崩解炉炉膛尺寸 Hearth size of disintegration furnace | φ450×800mm |
崩解炉炉膛气氛 Hearth's atmosphere of disintegration furnace |
N₂,CO |
崩解炉炉膛压力 Hearth pressure of disintegration furnace | -0.09~0.1 |
五、试验流程
试样制备
从 10 块制品上切取,保留原始表面;尺寸 228 mm × 65 mm × 65 mm 或 φ50 mm × 50 mm。
110 ℃ 烘干至恒重,冷却称重。
装炉
将试样水平放置于耐热陶瓷架,关闭炉门,通 N检漏。
升温
设定 5 ℃/min 升至 500 ℃;保温 30 min。
通气
切换 CO,流量 2 L/h,保证炉内 CO ≥ 95 %。
观察
每 24 h(或 48 h)停 CO,改通 N冷却至 60 ℃以下,检查试样。
记录裂纹、掉粒、剥落、破碎情况。
终止条件
任一组中 ≥50 % 试样出现毁坏(破碎≥2 块或轻压即碎)即结束试验。
结果表达
记录累计通气时间(h)及试样状态分级:
0 级——无可见损伤;
1 级——表面燥裂/掉粒 ≤13 mm;
2 级——裂纹或剥落 13–25 mm;
3 级——毁坏。
六、维护要点
温度范围:一般 500 ℃ 即可,若研究炼焦炉环境可选 600 ℃。
气氛控制:需双通道质量流量计(N2、CO),带自动切换阀。
安全:CO 有毒,须加装尾气燃烧器或吸收塔;炉体设负压抽风口。
维护:
– 每 50 炉校验热电偶;
– 炉膛定期通 H2/N烧碳,防止积碳短路;
– CO 传感器每年校准一次。
七、应用案例
某大型钢厂使用 KCO-01 测试高铝砖、刚玉-莫来石砖,前者 72 h 即出现毁坏,后者 240 h 仍为 0 级,成功替代炉身中上部衬砖,炉龄延长 25 %。
某耐火材料研究所依据 ASTM C288 数据,优化铁含量与显气孔率,将抗 CO 等级从 1 级提升至 0 级,产品出口欧美。
CO 崩解的抵抗能力测试炉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气氛与时间,可快速、可靠地评定耐火材料在高 CO 分压环境下的稳定性,是高炉、煤气化炉、焦化炉等选材及寿命预测的关键实验设备。
CO在高温电炉中容发生歧化反应
高温工业装备(如高炉、气化炉、干熄焦炉等)的使用环境为还原气氛。还原气氛中的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O2和固体碳,碳沉积在耐火材料的孔隙中,导致耐火材料过早地剥落或损毁。
在 400–700 ℃ 的 CO 还原气氛下,刚玉-莫来石砖基本不会被 CO 直接“腐蚀”成低熔相,但会受到 CO 歧化沉积碳导致的“崩解”或“开裂”损伤;温度越高、时间越长、Fe₂O₃ 等催化杂质越多,损伤越明显。
歧化反应详细说明:
-
CO 对 Al₂O₃、莫来石本身化学惰性
刚玉 (α-Al₂O₃) 和莫来石 (3Al₂O₃·2SiO₂) 在 CO 气氛中的热力学稳定性极高,直至 1500 ℃ 以上也不会被 CO 还原为金属 Al 或 Si。因此不会出现“熔蚀”或“化学溶解”意义上的腐蚀。 -
CO 歧化反应导致的物理损伤
CO 在 400–700 ℃ 范围内易发生 2CO → CO₂ + C(布杜阿尔反应)。 -
若材料中存在 Fe、Fe₂O₃ 等催化杂质,碳会在颗粒表面或孔隙中沉积;
-
沉积碳体积膨胀,产生内应力 → 微裂纹扩展 → 强度下降、剥落、崩解。
实验表明: -
500 ℃、CO 气氛 100 h,莫来石砖强度衰减 15.5%;
-
刚玉-莫来石砖衰减 <5%,但随时间延长(200 h)衰减率亦 >10%。
因此 CO 并非“腐蚀”基体,而是“崩解”或“粉化”破坏。 -
杂质含量与显微结构的影响
-
高纯刚玉-莫来石砖(Fe₂O₃ ≤0.2 %)催化活性低,碳沉积量小,抗 CO 崩解性能优于普通高铝砖。
-
降低气孔率 (<15 %) 并减少 Fe、K、Na 杂质,可显著抑制碳沉积与裂纹扩展。
-
使用建议
-
工作温度 ≤700 ℃ 的 CO 还原段,可选用高纯刚玉-莫来石砖,但需控制 Fe₂O₃ < 0.2 %、显气孔率 <15 %。
-
在 400–600 ℃最易出现 CO 崩解的区间,可复合使用抗 CO 涂层或降低催化杂质含量的砖型。
-
定期检测 CO 浓度和温度波动,避免长时间停留在 500 ℃ 左右的“危险窗口”。
刚玉-莫来石砖在 CO 气氛中的“腐蚀”主要表现为 CO 歧化沉积碳引起的物理崩解而非化学熔蚀;高纯度、低气孔、低催化杂质的刚玉-莫来石砖具有优良的抗 CO 崩解能力,但仍需在设计时控制工况与杂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