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活性炭的“二次活化”通常指在首次物理或化学活化之后,再次用化学方法进一步扩孔、调孔或恢复吸附性能。若第二次活化选用“碱活化”,目前工业和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 KOH(或少量 NaOH/K₂CO₃)体系。下面依据最新公开专利与研究报告,把“为什么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三个层面梳理给您,供工艺设计或实验放大时参考。
一、为什么选碱做二次活化
1. 扩孔+调孔:首次水蒸气或 CO₂ 活化往往以微孔为主,二次碱活化可把部分微孔“切削”成中孔甚至大孔,提高对大分子或液相吸附质的可及性。
2. 恢复吸附容量:对饱和失效的颗粒炭,碱活化可把孔道内残留焦油、聚合物氧化-萃取掉,同时重新造孔,使碘值、亚甲蓝值恢复至新炭的 90 % 以上。
3. 工艺兼容性好:碱活化温度 750–900 ℃,与多数回转炉、多段炉的再生区段温度重叠,可共用设备。
二、典型工艺流程(以 KOH 为例)
1. 前处理
• 废颗粒炭先经 60–80 ℃热水 3–4 次漂洗,去除可溶性盐及游离酸;
• 烘干至水分 ≤5 %,筛分除去<60 目粉炭。
2. 浸渍/混碱
• 碱炭比(质量)一般取 0.5:1–2:1;比表面积要求越高,比例越大;
• 为抑制粉尘、提高装炉量,工厂常把“炭粉+碱粉”在 3000–6000 psi 下压成 ∅10–20 mm 煤砖再进炉。
3. 两段控温活化
① 低温脱水段:惰性气氛(N₂/Ar)下 5–10 °C min⁻¹ 升到 400–450 ℃,保温 30 min,使 KOH 熔融并脱除结晶水;
② 高温活化段:继续升到 750–900 ℃(常用 850 ℃),恒温 60–180 min,通入少量 CO₂ 或水蒸气可协同开孔并抑制单质钾“黏壁”;
③ 冷却段:在 CO₂ 或 N₂ 保护下降至 150 ℃以下再出炉,防止钾蒸气燃爆。
4. 后处理
• 出炉块料破碎至原颗粒尺寸;
• 1–3 mol L⁻¹ HCl 酸洗 → 去离子水洗至 pH≈7 → 105–110 ℃烘干得成品。
• 总收率(相对干基炭)约 50–70 %,BET 提高 30–200 %,中孔率可由 20 % 提升到 45 % 以上。
三、关键控制点与经验数据
• 碱炭比例:实验室 1:1 即可得到 1800–2000 m² g⁻¹;工业放大常取 1.5–2:1 以抵消混合不均。
• 温度与时间:温度每升高 50 ℃,孔径平均增大 0.3–0.5 nm;时间超过 2 h 后比表面积提升趋缓,反而灰分增加。
• 黏壁抑制:CO₂ 流量 200–400 mL min⁻¹(φ50 mm 管式炉)可把 K/K₂O 快速转化为 K₂CO₃,炉壁结块减少 80 %。
• 环保与安全:尾气中含 K、Na 微粒,需二级水洗+碱液喷淋;废碱液经蒸发结晶回收 K₂CO₃,残渣按危废管理。
颗粒活性炭的“碱二次活化”可理解为:在首孔结构基础上,用 KOH 熔盐“再切削”一次,同步完成再生与扩孔。只要抓住“碱炭比—升温程序—CO₂ 协同—酸洗深度”四条主线,就能在 750–900 ℃、1–2 h 内把普通颗粒炭的比表面积稳定提升到 1800–2200 m² g⁻¹,中孔率达到 40 % 以上,满足液相脱色或油气回收等高要求场景。
推荐内容
NEWS
实验室箱式气氛炉厂家SAITERUI是高温炉_高温马弗炉_实验电炉_高温电炉_真空气氛炉_热震实验炉_箱式电炉_负极材料预碳化箱式气氛炉_石墨化炉_高温电阻炉_升降电炉_工业电炉等设备和高温电炉配件生产厂家
Copyright © 2020 实验室箱式气氛炉厂家SAITERUI 豫备